2011/4/27 8:54:00 浏览:609 来源:广州家教网
有的孩子遇到挫折或失败,便会表现出逃避、压抑或过分依赖他人的行为,这时候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老师或父母的注意和称赞,而不是学习活动的内容本身;还有的孩子容易从父母或老师那里获得失败期望的倾向,因为父母有时候会引导孩子去相信:对他们而言学校学习是困难的,或者他们的学习能力有限。当成绩单上写着不理想的分数时,这意味着一次失败,很多孩子在此时不能很好的调整情绪,将失败的阴影留到后继的学习活动中,进而造成再一次的失败,久而久之便在孩子心里形成一种失败的心理趋势,有一个词语“失败综合症”来形容诸如此类的孩子,因为在他们大脑中对学习活动存在的只是一些失败的经验。
在某些条件下,一部分孩子会因为经历连续的失败陷入恶性循环之中,认为自己缺乏成功的能力。一旦生成这种信念,失败期望和其他负面自我意识性思维就会开始影响注意力的集中,限制能力的发展。进而在学习任务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失去自信,转向关注自己的尊严或面子。
面对患有失败综合症的孩子,需要家长以恰当的方式来帮助他们重新获得自信,发展处理失败和面对困难时坚持问题解决策略,最终积极努力的投入学习。
长期处于失败阴影下的孩子,对待学习任务带着失败倾向,如果能够让孩子通过特殊的学习任务获得成功的快感,势必会重新点燃孩子学习的欲望。家长不妨为孩子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孩子体验成功,找回自信。通过确认他们的真实努力、欣赏他们的进步、投入积极的期望等来鼓励他们的学习努力。另外辅导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和设置学习目标,指导孩子使用自我评估程序来检查自身进步。
激发孩子积极主动的学习不仅仅是从动机上入手,更重要的是从认知方面来加以训练。根据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内部因素,可以有归因训练和自我效能感训练等。
一般地,这类孩子都会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能力低、学习任务难等因素。归因训练时,首先让孩子暴露出学习风格,指导孩子关注学习任务本身而非过多的担心失败,通过调整步骤来发现错误或通过分析问题来找到另一种方法,从而更好地应对失败;引导孩子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信息缺乏或使用策略不当而不是能力不足、运气差等因素。
当然,一味地给予孩子成功是不够的,即便是稳定的成功也难以改变孩子已经建立起来的习得性无助感。实际上,成功的归因训练的关键是有控制地暴露于失败中,让孩子暴露于应对问题情境中、挣扎着克服困难并最终取得成功。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孩子在面对错误时用直接指导、示范言语化的自我指导(出声思维)维持信心,将失败归因于可调节的原因,争取更积极的努力。在问题面前,首先需要想到的是怎么找到出现错误或失败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而不是沉浸于失败的心理压力下。
这种处理反映了对孩子的动机态度与信念的成功调动,包括对忍受挫折、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和对失败的积极反应的注意。
在指导孩子设置并努力追求合理的目标时,通过促使孩子努力来不断接近并达到最终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他们认识并欣赏自己在该领域不断发展的知识。这就是自我效能感的训练目的。
自我效能感训练主要包括将孩子暴露于一系列计划好的经验之中,提供示范、指导和反溃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了失败的低成就者,运用自我效能感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孩子设置切实的目标,认识到自己如果投入足够的努力,就有能力去实现这些目标。
一般来说,认知和示范作用在辅导孩子时具有明确的促进效果。认知示范,包括对任务策略的言语化、坚持面对问题的意愿,和获得实际成功的信心。对完成任务的策略的明确训练;表现反馈,指出正确的行为,修正错误,向孩子暗示他正在一步步掌握和取得成功;归因反馈,强调正在取得成功,并将之归因于足够的能力和适当努力的结合;鼓励孩子在着手任务之前设置略有挑战性但又能通过努力达到的目标。
在辅导患有“失败综合症”孩子时,需要更多的耐心,特别是当他们的问题已经长期存在时。对于那些自认为缺乏能力的孩子,是不可能通过几次成功体验和几句鼓励的话就可以迅速地提高他的学习效果的。但是却可以通过确保孩子已准备好去处理你提供的挑战,教给他一些必要的技能和一般性的学习与研究策略,应用归因训练、自我效能感训练和相关处理方法,来降低他对失败的肯定性,使他逐渐获得自信。在指导时,主要的方式是解释、设问,或提供能刺激孩子思考问题和鼓励他自己解决其余部分的提示,而不是家长代劳、直接说出过程或答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