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4/23 10:31:00 浏览:631 来源:广州家教网
每次考试后,家长拿到孩子的试卷,如果考得好,成绩进步,家长孩子都满心欢喜;但如果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学习退步,成绩排名靠后了,孩子心中也郁闷,家长则更是着急。那么,成绩下降的孩子在学习上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学习困难呢?
一、动机模糊。心理学上将动机称为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而教育心理学则将学习动机解释为学生发动和维持学习活动的倾向、意向或称“原动力”。许多学生成绩下降的重要原因在于学习目标不明确,既无远期目标,又无近期阶段性学习打算,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争先的意识和勤奋的劲头,学习上得过且过。
二、适应性差。由于孩子升学或是学科内容的增加,或是教材版本的改革,使得一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当前的学习,还停留在之前那种老师引导的学习思路上,往往会导致他们对知识的吸收产生一定的困难。
三、缺乏热情。平时学习过程中一些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容易使孩子轻视学习过程,懒于动脑,根本没有或很少有预、复习习惯,上课总是被动地等老师讲现成答案,对老师讲课内容毫不关心,缺乏积极思维,始终停留在机械记忆的低水平状态,注意力不集中,只以完成当日作业为目标,从来不会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监控。
四、意志薄弱。现在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环境优越而缺乏艰苦锻炼,表现在心理品质上为严重的意志薄弱;一是怕吃苦。不爱学习,道理都懂,但就是没有行动;二是遇难就避,做题挑简单的,遇各科目比较难的知识点就绕道走,虽然买了多本辅导书,但只做自己喜欢的简单的题目,难的章节全部空着;三是心理脆弱,遇到摸拟考试考砸了等挫折便一蹶不振,惰性强,变得不会学习、不会考试。
五、外界诱惑。现在的学生信息来源广泛,外界的诱惑极大,学科的学习还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他们的兴趣便转移到了课外,如足球、电子游戏、网吧、武侠、卡通动画等。他们大多缺乏抑制,便使学科的学习兴趣下降,学习动力不足而导致成绩下滑。
在许多家庭中,父母都以孩子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孩子是否健康成长的唯一标准。事实上,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评价标准要复杂得多。当孩子成绩好时,家长们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孩子的成长都没有问题,其实不然。等孩子成绩下降时,家长们又不能认识到真正的问题所在,而一门心思仍只在意孩子的成绩。结果自然是南辕北辙。
因此,家长应多从孩子学习的内外因素上寻找原因:对动机不明、兴趣缺乏的孩子,家长可与孩子聊聊人生目标、学习动机、兴趣爱好等话题,讲讲身边好学生的学习经验,听听孩子的想法,谈些父母的意见,供孩子参考;对意志薄弱、易受外界诱惑的孩子,家长可举些成功学生的事例;教育孩子时,更要率先垂范,做个好榜样。